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是优质、高效、低成本,即在保证零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,尽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。
劳动生产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出合格产品的数量,或者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时间。
经济性是指机械加工中用最少的费用制造出合格的产品。
1.缩减基本时间
(1)提高切削用量。增大切削速度、进给量和背吃刀量,都可缩短基本时间,但切削用量的提高受到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、工艺系统刚度等方面的制约。
(2)减少或重合切削行程长度,如图1-10所示。
(3)采用多件加工。这种方法是通过减少刀具的切入、切出时间或者使基本时间重合,从而缩短每个零件加工的基本时间来提高生产率的。多件加工的方式有以下三种:顺序多件加工、平行多件加工及平行顺序多件加工,如图1-11所示。
2.减少辅助时间
(1)采用先进夹具缩短工件装卸时间。大批量生产时,广泛采用高效气动、液动夹具来缩短工件装卸的时间。单件小批量生产中,由于受专用夹具制造成本的限制,为缩短装卸工件的时间,可采用组合夹具及可调夹具。
(2)采用转位夹具、转位工作台、直线往复式工作台等。如图1-12、图1-13所示。
(3)采用连续加工,如图1-12所示。
(4)采用多种快速换刀、自动换刀装置。
(5)采用主动检测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。
3.减少调整时间
(1)使刀具和夹具调整通用化。
(2)采用可换刀架或刀夹。
(3)采用刀具的微调和快调。
(4)减少夹具的安装找正时间。
(5)采用调整时间极少的先进设备。
4.实施多台机床看管
5.采用新工艺、新技术
(1)采用先进的毛坯制造方法。
(2)采用少或无切屑加工工艺。
(3)采用特种加工。
(4)改进加工方法。
6.提高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
大批量生产时,可采用专用的组合机床和自动线;中小批量生产时,采用数控机床或柔性制造系统。